邮箱入口 |
联系九游会j9
上周,国内钾肥延续低迷态势,价格继续下行,供需矛盾仍存。本周国内钾肥市场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盐湖公司新价格出台、尿素价格反弹、中国钾肥大合同落定……目前来看,上述因素对国内钾肥行情还未产生明显的影响。原本业内人士还期待尿素价格上涨能够对持续下滑的钾肥行情起到一定缓解作用,但是6月6日中国钾肥大合同落定,让人多少有些始料未及。那么,国内钾肥市场将何去何从?
氯化钾延续下行走势
氯化钾行情仍旧处于下行走势。业内人士认为,这与国内市场货源相对充足,但需求却跟进不足不无关系。国产钾方面,青海厂家装置虽未达到满开状态,开工率出现明显下降,但是库存仍然充足。小厂装置也处于正常运转状态,并且厂内多有一定库存。价格方面,均有所下调,在100元/吨左右,60%晶市场价格多在2600~2700元/吨,青海小厂57%粉市场价格参考2300~2500元/吨。此外,青海盐湖股份6月新价格出台,较之前降了500元/吨,但是4月份和5月份订单的结算价格却还不明确。湖北中农中加国际贸易股份有限公司黄瑞透漏,近期国内钾肥行情没有大的变化,以小幅下行为主。近日盐湖公司出台的6—7月份新价格目前来看对市场的影响不大,因为前期的订单已经基本消化。
进口钾方面,虽然一直有传言要减量,但是港口、中欧班列、老挝钾肥及边贸方面都陆续有货源抵达。据了解,当前港存参考250万吨左右。目前市场供大于求的现象还是比较明显,价格也在进一步走低,港口62%白钾自提价在2650~2900元/吨;港口60%大红颗粒自提价在2850~3000元/吨左右;边贸62%白钾口岸价在2250~2400元/吨。
值得关注的是,6月6日,中国钾肥进口谈判小组(中化、中农、中海化学)与国际钾肥供应商加拿大钾肥公司(Canpotex)就2023年钾肥年度进口合同价格达成一致,合同价格为307美元/吨 CFR。业内人士认为,这一价格继续保持世界钾肥“价格洼地”。而且新合同的达成,也将为国内秋季以及明年春季农业生产的钾肥供应提供积极保障。然而也有市场人士认为,这个价格折合人民币约2185元/吨,与当前国内钾肥价格还有一定差距,所以国内钾肥价格接下来会有潜在下行的可能。还有业内人士认为,这个价格在能承受的在合理价格区间内。
硫酸钾局部小幅走低
受原料氯化钾价格持续下跌及需求乏力等因素影响,硫酸钾出货情况表现一般,局部价格仍旧处于小幅下行的状态,降幅在50元/吨左右,成交以单议为主。资源型硫酸钾方面,国投新疆罗钾已经正式进入检修期,市场供应量随之逐渐缩减。当前,新疆罗钾52%粉到站价在3050~3500元/吨。
加工型硫酸钾方面,下游复合肥厂家采购跟进不足,出口方面也无新的调整,市场出货压力增加,看空情绪占据主导,曼海姆装置开工率进一步下降,在40%左右。受此影响,厂家成交优惠幅度也有搜增加,目前加工型52%全水溶粉出厂3100元/吨左右。
后市仍将继续下行
按照以往惯例,6月份正是国内钾肥市场需求淡季,随着夏季肥市场逐步进入尾声,复合肥企业的开工率开始下降,对钾肥等原料的采购有减少的趋势。山东地区一贸易商反映,目前国内钾肥市场货源供应比较充足,但是需求方面去未现明显的好转,价格仍旧处于持续下行的态势。他表示,当前下游复合肥厂拿货依旧不太积极,预计短期内,市场供需失衡的局面难得到有效改善,钾肥后市依旧不容乐观,仍然存在继续下行的风险。
黄瑞反映,近期国内钾肥行情没有大的变化,以小幅下行为主。近日盐湖公司出台的6—7月份新价格目前来看对市场的影响不大,因为前期的订单已经基本消化。而近期尿素价格的大幅度反弹对于目前的钾肥行情来说,或对目前低迷的钾肥市场起到略微的提振作用。但他的这些结论是基于大合同落成之前。6月6日中国钾肥大合同落定的消息发出后,记者再次采访他,他认为,市场对此有一定的预期,所以后期对国内市场的影响不会太大。总体来说,在肥市整体下行的情况下,预计钾肥后期仍以弱势下行为主。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新疆地区几年以钾肥为主要原料的水溶肥生产销售较往年推迟了一个月左右。新疆金盛昆仑农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文君马文君透漏,这主要是因为化肥行情不断下调,再加上农民去年收益受损严重。而钾肥等原料的采购方面,则是陆续按需采购,目前采购已经完成7成左右,后期还有一定补货需求。他说:“新疆地区水溶肥工厂,前期冬储期间拿的基本是高价的磷铵和钾肥,但市场预期一直下跌,下游经销商及农户一直不拿货,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5月份,并希望按照低价拿货,造成我们前期的产品基本亏损,好在盐湖公司给我们结算时进行了一定的补偿,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我们的亏损。”对于钾肥后市走向,他表示,根据现在港口、边贸及国产钾等方面的情况,预计接下来钾肥行情有继续下行的可能。
总体而言,在货源充足但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再加上中国钾肥大合同的落定,预计国内钾肥行情将继续保持弱势下行状态。后期仍需继续关注进口数量及尿素等肥种的行情走势。(来源:中国农资传媒)